【 早安健康 】施打疫苗是近期許多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。然而,許多真、假消息在網路世界不斷流傳,或許不少民眾也被張貼於社群媒體或Line群的假消息所迷惑,一不小心就容易信以為真🙅♀️
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」近期就整理了多篇與社群中流傳的假消息、誤傳新聞相關資訊,並訪問專家說法以破除謠言,以下一起來看看近期有哪些誤導的說法需要注意。
—
📝如果喜歡早安健康文章,請按讚追蹤 早安健康 粉絲專頁。【你的分享】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健康美好;【你的按讚】傳送大溫暖❤️支持著我們!
—
❎錯誤消息:「打疫苗千萬不能揉,揉了極為容易產生血栓。」
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表示,由於腺病毒載體的體積非常小,並非肉眼可見或如氣球般一壓就破。此外,疫苗注射時打入的也是皮膚較深層的肌肉層,因此「揉破產生血栓」是不可能的。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蕭成儀則表示,之所以會建議民眾注射後不要搓揉疫苗接種的部位,是因為有可能隨著搓揉,造成手臂組織紅腫、甚至產生肌肉潰爛的情況,與血栓無關。
❎錯誤消息:「免疫力差的人,打疫苗副作用也會比較多,甚至會死亡,想減輕疫苗的副作用,要認真吃蛋白質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C。」
從上述傳言可以推測,其背後含意為「若免疫力較強,則施打完新冠疫苗後副作用也較低」。不過,振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顏慕庸指出,免疫系統的好壞與疫苗副作用強弱與否沒有絕對關係。
「攝取蛋白質」也並不與「疫苗效果」直接相關。顏慕庸進一步解釋,人體本就需要各種營養素,維持人體營養均衡所需。此外,人體對抗外來抗原的保護作用免疫機轉十分複雜,甚至情緒與壓力都會造成影響,並不只有攝取蛋白質這麼簡單。
❎錯誤消息:「打了疫苗要用多久的時間來恢復身體的免疫系統能力....正確的答案是從第一針到第二針...當我們體內形成抗體時,我們的免疫力是會大大的降低。」
這是從頭到尾均錯誤的錯誤消息。首先,打完疫苗在形成抗體的時候,身體免疫力並不會降低,所以沒有「回復」之說。
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解釋,人體的免疫系統並不會因為施打完疫苗後,產生免疫反應對抗病毒,就使得免疫力變差,而干擾免疫系統的運作。
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也補充,由於此時抗體還未完全形成,因此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與一般人相同。若施打的是需要接種2劑的疫苗,則通常要在接種完第二劑的14天後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。
❎錯誤消息:「有些護士基本觀念錯誤,以往很多預防針都是皮下注射,所以手臂可以插腰著注射...新冠疫苗是肌肉注射,所以為了避免橈骨神經受傷,手臂要放下垂姿勢來打。」
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指出,接種新冠疫苗主要注射在手臂三角肌,由於橈骨神經病不在三角肌面上,只要接種正確部位就不會傷到神經。
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高靖秋澤表示,只要民眾放輕鬆,臨床進行肌肉注射時,手臂要插腰或是自然下垂都可以。